2020/12
18柔性导电复合材料作为可穿戴应变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新一代机器人、电子皮肤、人体检测等领域。然而,如何制备兼具柔韧性、自愈性和传感能力的柔性导电复合材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有机硅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柔性、耐溶剂性、耐高温性等,能够作为一种良好的基体材料用于应变传感器领域。使用有机硅聚合物为主链,并将生物小分子改性后的导电纳米材料与有机硅动态交联网络复合是构建新型柔性导电复合材料的理想...
2020/12
14环境污染物的实时快速监测是环境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环境水体中阴离子如硝酸根离子含量是重要的水质指标,然而目前其检测方法多需要依赖于大型实验室仪器或需经过多项检测步骤,难以实现实时快速监测。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因其较高的灵敏度、较低的成本、易于微型化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环境样品的分析测试。近年来,虽然针对金属阳离子的离子选择性电极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载体,阴离子的电位检测一...
2020/12
11单细胞 RNA 测序 (single-cell RNA-seq, scRNA-seq) 技术作为最新一代测序技术,能够独立提供每个细胞的 RNA 表达谱,曾被Science杂志列为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六大领域榜首。深入挖掘scRNA-seq数据信息对肿瘤研究、细胞免疫研究以及脑神经学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对临床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也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scRNA-seq数据分析与建模是生物信息学的前沿和热点研究领域。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规模更大的scRNA-seq...
2020/12
1112月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空间非合作目标智能附着理论方法”项目总体专家组会议暨课题年度进展汇报交流会在青岛科技大学召开。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深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崔平远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长助理马广富教授,长春工业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白山学者李元春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季振洲教授,青岛科技大学...
2020/12
11由于晶格畸变和随组分数量增加而缓慢扩散引起的高熵效应,高熵合金(HEAs)具有极强的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并且在催化过程中,合金化可以显著地调节分子和中间体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能,从而增强其催化活性。因此,将HEAs用于电催化反应是一个十分有潜力的研究方向。但目前合成HEAs通常需要苛刻的条件,并且合成的HEAs纳米粒子通常具有较大的尺寸和不规则的形态,这些缺点严重阻碍了HEAs的实际使用。近日,青岛科技大学王磊教...
2020/12
10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全色显示中,50%以上的功率消耗来源于蓝光,而蓝光饱和度越高、色坐标CIEy值越小,OLED全色显示中的功耗就越低,就越可以复现出更多色彩饱和的画面,OLED全色显示器件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就越好。因此,如何实现具有高色纯度、高发光效率的纯蓝有机发光材料与OLED器件是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近日,青科大高分子学院山东省高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团队负责人薛善锋教授在有机纯蓝发光材料与OLED器...
2020/12
09电催化氮还原反应(NRR)一直是许多科研人员研究的重要领域。然而,高电压要求、低NH3产率和低催化稳定性仍然是NRR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近日,青岛科技大学王磊/赖建平课题组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 16.836)发表了题为“Multi-Site Electrocatalysts Boost pH-Universal Nitrogen Reduction by High-Entropy Alloys”的研究论文,首次在大气压和低温(≤250°C)的油相中制备了具有小尺寸(〜16...
2020/12
06学习控制是针对重复动态过程提出的,通过学习先前的操作来提高跟踪性能。通常需要沿着预定义的参考轨迹跟踪所有点。然而,在许多应用中,主要关注的只是在几个指定的时间点上的输出跟踪,而不是沿参考轨迹的所有点,并且在剩余的点上没有指定的性能约束。如中风康复训练中的患者需要完成点对点的运动,而不管点与点之间的轨迹是什么。近日,自动化学院池荣虎教授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
2020/11
26单壁碳纳米管独特的结构,造就了其一系列优异的力学、电学和光学等性能,因此在诸多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最近一系列的科学突破推动了单壁碳纳米在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实际应用。因此,其被认为是未来有可能取代硅、推动碳纳米电子学发展的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材料。有鉴于此,青岛科技大学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团队、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何茂帅教授与北京大学张锦院士团队一起,对单壁碳纳米管水平阵列的可控制备、组装...
2020/11
26蛋白质组研究的开展是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的里程碑,是继基因组研究之后的又一“大数据科学”。蛋白质组是生物功能的执行者,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DNA结合蛋白预测研究是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热点。深入研究DNA结合蛋白对于研究疾病发病机理、抗癌药物的研发以及药物靶标设计具有指导作用,对于解释和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NA结合蛋白不仅在维持基因信息的表达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20/11
16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ust and Nonlinear Control是国际老牌的控制期刊,旨在鼓励不确定线性和非线性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技术的发展,致力于报道在调节和跟踪系统的理论和设计等相关领域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高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我校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泰山学者池荣虎教授近日发展了一种网络系统中数据丢包的预测补偿方法,池荣虎教授为通讯作者兼第一作者,该工作以青岛科技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发表在...
2020/11
13金属硫化物材料由于其较高的理论容量被认为是钾离子电池极具应用前景的负极材料。然而,较大的钾离子半径(1.38 Å)使得其在嵌入和脱出过程中造成较大的体积变化引起电极结构破坏。另外,由于金属硫化物相对较低的电导率和缓慢的反应动力学也限制了其容量的输出。因此,提升钾离子在金属硫化物材料的扩散动力学和增强储钾性能成为当前重点研究课题。材料学院李桂村教授、张忠华副教授等团队成员在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
2020/11
12近日,我校化工学院刘希恩教授团队在电解水制氢领域取得新进展。该课题组制备的Ru2P/WO3/NPC异质结构电催化剂在碱性介质中展现了优于贵金属Pt/C的HER活性。通过非原位XPS和XANES等技术手段研究,结合DFT计算,确定了碱性电解水的第一步水的解离发生在WO3,组分Ru2P向WO3的电子转移促进了H2O分子的解离,而临近的Ru2P吸附第一步解离的氢,加速了氢气析出。NPC作为载体,协同参与了上述析氢过程。该工作以Heterostructure of Ru2P...
2020/11
12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近日发布,化工学院化学工程泰山学者团队2015年发表在《燃料化学学报》上题为“Fe2O3/ATP载氧体制备及煤化学链燃烧性能研究”的论文入选2019年度“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这是该团队第三篇入选F5000的论文。2012年发表在《化工学报》上的《MFC聚苯胺碳纳米管阳极电化学法制备及其性能》和2015年发表在《燃料化学学报》上的《四乙烯五胺修饰介孔硅胶吸附CO2性能的研究》均入选20...
2020/11
05多个肿瘤标志物同时检测可以大大提高癌症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然而目前报道的多个肿瘤生物标志物同时检测的工作大多集中在检测单一类型标志物(如,两种蛋白质或两种核酸),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多种类型标志物的研究。原位同时获取细胞内不同空间位置分布的两种不同类型肿瘤标志物(一种蛋白质和一种核酸) 信息不仅能够实时显示癌细胞的生理状态并且消除假阴性或假阳性信号,还可以更准确的定位癌症的病变位点信息,对于癌症的...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小清河路6号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联通路(西段)5188号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
©2023 青岛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