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教育家精神,谱写强国梦华章。为庆祝第41个教师节,9月9日下午,青岛科技大学2025年教师节庆祝大会在崂山校区第二报告厅举行。学校领导和领导班子成员杨天梅、陈克正、李勇、沈文青、吕万翔、丁林、罗细亮、李金红、张洪坤、朱敬义、秦姣,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创新争先奖、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汪传生出席大会。党委副书记沈文青主持会议。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校长陈克正代表学校向所有受到表彰的老师和单位表示热烈祝贺,向全校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向关心支持学校改革发展的老教师、老领导、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表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学校75年的办学历程中,名师荟萃、鸿儒云集,涌现出了唐学明、丁惠华、韩方煜、吴其晔、黄宝琛、王光信、纪奎江、张志焜、崔作林、张军等老一辈优秀教师代表,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学术道德、高尚的人格魅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科大教师不忘初心、接续奋斗,为我们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作出了榜样示范。
他从“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矢志科研创新,投身科技强国”“勤奋务实工作,彰显责任担当”三个方面总结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典型的宝贵品质,从一年来“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学科建设水平快速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人才培养能力显著提高”“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等六个方面回顾了学校各项事业呈现的良好态势和发展取得的新成绩。
陈克正强调,2025年是学校建校75周年,也是学校“十四五”规划决胜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动以学科建设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下半年,推进“811”项目建设、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新一轮博士点申报培育、科学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等重点工作任务都要加快推进,这些任务的完成情况关系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全局;2025级新生已经入校,如何指导帮助他们在大学“扣好第一粒扣子”,顺利实现梦想起航至关重要。可以说,每一位青科大教师肩上的责任都是沉甸甸的,希望广大教职员工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和助力重点工作完成,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动学校以学科建设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
陈克正向广大教职员工提出四点希望:一要至诚报国,筑牢信仰之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情怀融入每一堂课、每一次科研攻关、每一回学生指导,争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要行为世范,争做良师楷模。既要锤炼“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品格修为,牢记“教师是第一身份、上好课是第一要务、关爱学生是第一职责”,也要紧跟时代潮流,提升自身素养,将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等要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做传授知识的“经师”、塑造学生品格的“人师”,以言传身教影响和带动学生,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三要以生为本,坚持立德树人。要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引导、厚爱、严管,将“橡胶品格”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掌握科学方法、练就强健体魄,实现“愉快学习 健康成长”,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四要求是创新,勇担强国使命。我们要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态度躬耕教学科研一线,坚持“四个面向”,紧扣“两服务一引领”奋斗目标,在学术探索中勇攀科技高峰,在协同攻关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强化“有组织科研”能力,持续打造“青科大模式”升级版,为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强国建设贡献青科大人的智慧与力量。

会上,党委常委、副校长吕万翔宣读了《2024年以来重要荣誉获奖集体、个人名单》《关于表彰2024年度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的决定》《关于表彰2024年度“教育先锋号”“教育先锋”的决定》《关于表彰2024年度三八红旗手(集体)的决定》《关于表彰第八届“青科大年度人物”的决定》《关于表彰学校第四届、第五届最美教师和教书育人楷模的决定》《从事教育工作满三十年人员名单》。




杨天梅等与会领导为获奖教职工及单位颁奖,学生代表为从事教育工作年满30年的26名教职工及2024年以来重要荣誉获奖代表献花。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华静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材料学院张天一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本次大会以线上、线下同步举行的方式进行,学校在第二报告厅设主会场,在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设分会场,各职能部门、学院、校区党政负责人、校民主党派负责人、机关科级以上干部、获奖人员和新入职教师代表等在主会场参会。其他一线教师在分会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