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大要闻 > 正文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青岛科技大学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作者:党委宣传部 来源: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刘奕辰终审:李鲲鹏 点击: 日期:2025-10-25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青岛科技大学广大师生员工热切关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盛况,第一时间通过各种形式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风雨兼程、勇毅前行,加快建设“特色鲜明、走在前列”高水平大学,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青岛科技大学新的更大贡献。

党委书记杨天梅: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对今后五年国家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青岛科技大学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校“十五五”规划的制定实施为引领,锚定“两服务一引领”战略定位,坚持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以实际行动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克正: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科学审视发展道路上的时与势,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的部署,为高校高质量发展锚定了航向。作为一所地方院校,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发挥高校教育、科技、人才集中交汇点的重要作用,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引领行业进步”,不断优化学科布局,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强化“橡胶品格育英才”。通过细化学校“十五五”规划,深化综合改革,让教学科研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推动以学科建设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敬义:宏伟蓝图,催人奋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绘制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谋划系统、战略清晰、部署精准,是“十五五”时期我们国家谱写新篇章、夺取新胜利的顶层设计和行动指南,是我们党以历史主动精神把握发展大势、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带领全国人民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动员令和作战图。会议特别作出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战略部署。作为高校组工干部,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党员、干部深刻领会核心要义,持续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持续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

校务委员,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兼合作发展处(校友工作办公室)处长(主任)聂广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这对我们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科大篇章。我们要系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特色发展、聚力发展,科学编制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一体推进学校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特色规划、部门及学院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各级规划在战略导向、指标设置、任务安排上纵向贯通、横向协同。我们要系统谋划,突出一流学科建设引领,精准施策,以实干为要,以特色求突破,以聚力促跨越,为教育强国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科技处处长于立岩:“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下一步,科技处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十五五”发展规划相关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学校“两服务一引领”战略,加大有组织科研与产学研深度融合力度,充分发挥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高能级科研平台优势,以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为引领,精准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技术瓶颈,聚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不断丰富和完善“青科大模式”升级版,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国际处处长陈兵: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强调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更高层次合作共赢。作为高校国际交流合作部门,我们深刻认识到,对外开放不仅是国家战略,也是教育发展动力。我们将积极落实全会精神,以更高站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拓展全球优质伙伴,推动合作从“签约”走向“成果”,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平台共建上务求实效。依托中德合作等特色品牌,畅通学生出国科研、教师海外访学和国际专家来校交流的双向通道,完善机制、优化服务、激发动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行动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贡献青科大力量。

安全管理处长王永全会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对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提出了要求。安全管理处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理念,做好校警联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做好部门联动依法处置违纪行为,健全“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全员安全治理体系,完善“明责、知责、履责、问责”的大安全责任运行机制,防风险、保安全、护发展,坚决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摆在首位,筑起维护校园政治安全的铜墙铁壁,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工会主席兼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郭永: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目标令人振奋。全会强调加强普惠性民生建设、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为我们工作指明了方向。工会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化教职工权益维护,完善帮扶机制,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求落到实处。学院将聚焦师生需求,联动工会推进就业帮扶、托育及健康服务,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院系落地生根。我们将把民生关切转化为实干行动,以细微处的暖心举措,增强师生获得感。

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任允晓: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谋划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要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为机电学院机械、能源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向“十五五”,机电工程学院将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两服务一引领”,着力强化与行业企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推动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学院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致力于培养心怀“国之大者”、富有创新精神、精通工程实践的一流人才,为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贡献坚实力量。

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周宪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生物工程学院党委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整合山东省“合成生物学现代产业学院”、学校“前沿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等资源优势,积极布局生物与医药前沿研究方向,重点围绕合成生物前沿技术、细胞和基因技术的未来制造、未来健康产业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育人模式,为“教育强国”“健康中国”贡献新的青科大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充分发挥山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习、宣传、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主阵地作用,承办好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分教指委举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教学研讨会,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将党的创新理论同思政课建设同步推进,促进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山东省政协委员、民盟青岛市委会常委、中德工程学院院长王芳:认真学习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受启发,倍感责任重大。全会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部署,为中外合作办学指明了新的着力点。我们将以此为根本遵循,在中外合作办学工作中深度融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引进并本土化国际先进的绿色课程,共同开发侧重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交叉学科学位项目,培养既拥有国际视野与合作能力,又具备扎实绿色创新技能与家国情怀的复合型人才,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传媒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石晨旭: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传媒学院将紧密结合实际,狠抓全会精神落实。以编制“十五五”规划为引领,以学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入研究“人工智能 +”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加速实现AI传媒课程系统化转型,培养适应智慧传媒业态的复合型人才;围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议题,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工作;强化学科特色与交叉融合,动态调整学科发展方向,积极探索人文、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路径,着力打造传媒学科特色创新高地。

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杨小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倍感振奋,“十五五”包含诸多重大历史节点,是推动实现教育强国建设进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这为高校辅导员开展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青年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走进青年学生,倾听青年声音,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与贴心人,助力青年学生读书学习、健康成长、创新创造、艰辛奋斗。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橡胶智能电子交叉研究中心主任刘凯:作为一名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与科研实践者,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科学擘画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对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和人才强国根基筑牢作出系统部署,既深感使命光荣,更觉责任如山。我将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坚守育人初心,着力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素养的卓越工程师及科技后备力量;聚焦高端半导体封装材料、智能响应型橡胶等国家关键新材料攻关方向,紧密对接关键领域战略需求,勇攀科技高峰,力争在原创性、引领性技术上取得突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筑牢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与物质基础贡献智慧与力量。

化工学院教授,山东省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工业软件重点实验室主任孙晓岩: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会对高校科研工作者是强有力的鞭策和努力奋斗的目标。我们深知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必须聚焦和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进行关键技术、关键产品的攻关。作为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我必当不辱使命,有决心“冲上去,顶上去”,为实现工业软件核心技术研发,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而努力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孙倩倩: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思政课程学习注入了最新思想养分。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是“概论”课最生动的教材。课堂上讲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通过对全会精神的学习得到了深化和印证。这让我们更深刻理解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了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定力和信心。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将全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融入课堂,引导学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农工党青岛科技大学支部主委曲天明我学习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倍感振奋。我关注到“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基本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科技人才培养是基础,作为高校教师和农工党党员,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立足本职工作,将全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与学术研究,为党和国家育人育才,着力培养担当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积极发挥民主党派成员作用,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真言、献实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民建会员任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坚持扩大内需,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惠民生和促消费,应致力于激发消费新活力,赋能经济新动能。激发消费新活力,需以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等手段精准挖掘消费需求,锚定健康消费与银发经济等领域。同时,消费作为经济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孤立节点,应使其反向驱动供给侧改革与制造业升级,乃至为大国重器提供关键支撑,赋能经济新动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学生教育管理科科长郭蒙蒙:学习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感使命在肩,责任如山。新的起点上,全面实现“十五五”蓝图目标,必须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作为高校的学生工作教师将以更加坚定的意志和更加扎实的行动,投身于人才培养事业:一是坚守“立德树人”初心,讲好中国故事和科大故事,深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筑牢学生信仰之基;二是着力构建“智慧学工”体系,以数字技术驱动管理效能与服务品质双提升,实现精准育人;三是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求,努力为学生拓展优质实践平台与发展通道,确保人才培养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不负时代所托。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兼学工办主任曲智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内涵丰富、催人奋进。作为一线辅导员,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用心用情解决学生的急难愁盼,鼓励学生练就过硬本领,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接力赛中跑出青春佳绩。

校学生会执行主席李其霄:作为学生骨干,我深刻感受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青年的殷切期许——“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阶梯式递进的历史过程,需要青年接续奋斗”。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从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从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结合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每一项部署都为青年成长搭建了广阔舞台。我们生逢“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更应锚定“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目标,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等领域勇当生力军,将青春步履嵌入“十五五”发展脉络,以行动践行“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接力棒”的誓言,让青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校研究生会执行主席袁欣汝: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十四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新征程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擘画了清晰蓝图。作为青年学生,我们不仅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重要意义,更要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学习科研的强大动力和社会实践的明确方向,以“青春挺膺”的自觉,践行“强国有我”的奋斗实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期望,让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同频共振,立足自己的专业所长,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青春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 崂山校区: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 四方校区: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小清河路6号

  • 高密校区: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 济南校区: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 教科产融合学院(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联通路(西段)5188号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   
©2023 青岛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