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中南大学邹应萍教授应邀来校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人才计划申报培训经验交流讲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德宝、环境学院院长王磊、、科技处副处长胡志强、生命传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丁彩凤以及学校相关教师出席会议。
会上,邹应萍教授以基金申报书为实例,条理分明、重点突出地分享了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难点与重点,并通过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体系、定位以及申请注意事项等内容,分析了新形势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方法与策略。围绕以提高有机太阳电池效率为目的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她对近几年开展的工作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组织形式多样的基金申报交流会,大力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实现更多前瞻性原创成果突破,奋力谱写新时代学科发展的新篇章。
据了解,邹应萍长期致力于通过新的分子设计策略和引入新的结构单元来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给(D)/受(A)体材料,制备高性能有机太阳电池。在给体材料中,聚焦于A单元,最早将三种A单元(噻吩并吡咯二酮,苯并三氮唑和烷氧苯并噁唑)引入D-A型光伏聚合物中,已被同行跟踪并成为典型的A单元。在材料化学和器件研究的一些重要方面推动了有机太阳电池的研究,为该领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